本报讯 (记者惠梦报道) 2017年12月,中国PPP基金参与投资的长春新区PPP建设项目合同签约仪式在长春举行。中国PPP基金投入约18亿元资本金,撬动超过300亿元资金投入,不仅为长春新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也充分发挥基金引导、规范和增信作用,激励更多投资翻越山海关,为振兴东北输血助力。
为城市发展谋新篇
漫漫长冬里,在天寒地冻的北国之城长春,大部分的室外施工已经停止了。而在城市的东北部,紧邻主城区的长春新区,伊通河北北段综合治理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工人们趁着冬季淤泥冻结之时,要将180万立方米的河道淤泥全部清理掉,为后续的治理工作做准备。
在2016年获批成为第17个国家级新区之后,长春新区肩负着助力东北经济脱困向好,实现新一轮振兴的“希望”工程,也成为了政策支持和项目建设的高地“。园林绿化、水环境治理、内部公路道路等配套设施真正修建好,才能把优秀的企业、人才吸引过来,在这里安居乐业。”长春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文俊说。
长春新区PPP建设项目工程包括新区的道桥工程、市政配套管网工程、生态环境景观提升工程、地下空间工程、新区产业配套工程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
再过两年,有着长春市“母亲河”之称的伊通河流经新区流域,流淌的将是经过污水净化处理后的清清河水,绿化景观带展露芳容,是新区人休闲、锻炼、观光的好去处,各类科技人员、商务人士,奔驰在四通八达、平坦宽阔的新区公路上,穿梭于各类服务完备的工作场所……
打造PPP示范项目
“新区建设项目体量大,投资额度高,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进,会给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已经成为不合规的‘老’办法。”长春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文俊介绍说,在PPP模式下,社会资本方不仅是项目建设和运营的主体,也是资金压力的直接承担方,新区管委会每年根据项目考核情况,对社会资本方按照可行性缺口补贴,大大缓解了财政一次性支出压力。
同时,中国PPP基金的资本注入,切实增加了社会资本方对项目的信心,也将对新区后续的招商引资发挥关键的带动作用。“东北地区项目融资难是个普遍而现实问题。”项目中标社会资本方,龙翔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洪伟告诉记者,很多银行得知项目获得了中国PPP基金的投资,贷款的积极性很高,目前项目的资本金和贷款已基本落实到位。
放眼长春,目前全市采取PPP模式的建设项目有10个,涵盖旧城改造、生态环保和养老服务等众多领域。长春市财政局局长王慧力说,近年来长春市GDP保持较快增长,但是城市发展的“欠账”不少,PPP模式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缓解政府债务压力,加快推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
“特别是中国PPP基金对长春新区项目的关注和支持,帮助我们打造PPP项目的示范工程,进一步促进我们PPP项目的规范运作。”王慧力说。
子基金助力1+1>2
中国PPP基金对长春新区项目的投入,不仅是基金设立以来单笔一次性投入额度最高的项目,也是利用子基金投资模式创新推进地方PPP项目的重要形式。
中国PPP基金吉林子基金,吉林省中政企合作基金于2017年6月设立,总规模为45.02亿元,其中中国PPP基金出资40亿元,专项投资吉林省内的PPP项目。
在全国范围内,中国PPP基金已在湖南、贵州等省份设立9支子基金,总规模为437亿元。截至2017年年底,9支子基金累计决策项目近30个,设计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000亿元,为中国PPP基金推进地方项目发挥重要助力。
“作为子基金的管理人,我们的优势是更加熟悉地方政策环境和经济社会情况,了解区域发展特点和需求,在项目甄选、对接地方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能够提高项目推进效率,节约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吉林省政府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凤双说。
“吉林省的PPP工作大有可为。”董凤双表示,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围绕“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有许多农业和农村项目可以通过PPP模式来推进。此外,一些教育、医疗、养老、旅游、文体等幸福产业也可以通过PPP模式来实施。
“在与中国PPP基金合作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围绕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在重大项目前期论证阶段发挥更多作用,共同为东北新一轮振兴发挥重要作用。”董凤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