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环境PPP中心联合财政部PPP中心形成的《中国生态环境PPP发展报告(2019)》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生态环境PPP项目入库数量3196个,涉及污水处理、综合治理等7类,生态环境PPP总投资达1.97万亿元。
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推行PPP模式的重点领域。随着国家规范推进PPP项目实施,PPP将成为推进生态环保等基建补短板领域项目落地实施的主要模式。
报告说,受防范金融风险、PPP入库合规性审查等政策影响,全国生态环境PPP项目自2017年后入库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截至2019年底,全国生态环境PPP项目入库数量达3196个,总投资规模达1.97万亿元。从入库项目发起时间看,在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上,均为2017年最多。
从项目数量来看,污水处理项目最多,达到1374个,占比达到42.99%;其次为综合治理项目,数量为930个,占比达到29.10%;垃圾处理、垃圾发电项目数量分别为510个、121个;湿地保护项目、排水和生物质能项目较少,均低于100个。
从投资规模来看,综合治理项目投资规模最大,高达10288.69亿元,占入库项目总投资规模的52.22%,综合治理项目通常打包河道整治、污水处理新改建、生态修复等多类型建设内容,资金体量普遍偏大;其次为污水处理项目,投资规模为5180.56亿元,占入库项目总投资规模的26.30%。
分区域看,生态环境PPP入库项目的区域分布不均衡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华东、华中、西南地区项目数量较多,西北、东北地区数量占比最小。
长江经济带入库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占比将近达到全国的一半,黄河流域,河南省项目和投资规模都领先。京津冀地区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均为河北省最多,其次为北京,天津最少。
报告显示,生态环境领域PPP项目中,超过一半以上的项目已经处于执行阶段。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和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生态环境PPP政策的精准及细化,预计全国生态环境PPP入库项目将加快实施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