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历时6年建设,杭州南站7月1日正式开通,集交通换乘枢纽、商业、酒店、物业管理为一体的杭州南站东西广场工程,是全国首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PPP项目。
作为“首例”,项目围绕“运管前置”理念,在设计优化、BIM应用等方面探索出诸多经验,值得国内同行学习借鉴。
杭州南站PPP项目由投资方(隧道股份旗下上海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施工总承包方(隧道股份旗下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组成社会资本方联合体,与政府方出资代表合资组建项目公司(杭州晟合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由其负责项目的投融资、建设和运营维护。
杭州南站东、西广场工程总用地面积1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2.2万平方米,总投资概算约25.86亿元。其中,西广场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设置换乘中心、公交首末站、出租车场、社会车场、配套服务5号楼及配套商业服务;东广场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设置枢纽控制中心、公交枢纽站、地铁换乘站、配套服务3号楼、4号楼及配套商业服务。
项目建设期为36个月。西广场工程在2017年7月满足铁路杭州南站投入使用要求,并于2017年12月30日前完成竣工验收;东广场工程自西广场工程开工之日起36个月内完成竣工验收。东广场竣工验收后第二天,整个项目进入15年的特许经营期。
杭州南站东、西广场建设围绕着“运管前置”的理念,对土建结构、管线走向、配套设施、设备安装等进行整合和调整,使广场业态规划、设计更趋人性化和功能化。
在前期设计规划中,项目商业运营仅考虑零售功能,忽视了餐饮功能,未规划设计天然气、排烟、给排水等管线。因此,公司对区域内商业业态进行优化布局,形成以餐饮为主,零售为辅的商业业态,并提出接入天然气以及满足上水、下水、排烟等需求。
针对车流动线进行优化,通过优化地库车流动线和收费闸机位置,减少堵塞点并减轻外围交通的压力;增设停车信息动态数据指引,统计开放泊位的占用数、空余数,使乘客提前知晓停车库状况,有效规避拥堵;优化地面车流动线,优化物流通道、避免卸货平台与客运通道交叉。
杭州南站东西广场在建设时就综合考虑后期运维的管理要求,采集设施建设期的各类关键重要信息,与运维期无缝衔接和传递,避免信息的割裂和丢失。在运维期,为城市基础设施提供设施设备管理、空间及能耗管理等功能,为实现设施价值最大化、运维成本最低化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