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三农”短板需扩大有效投资
  • 时间 : 2020-09-03 20:40:25
  • 来源 : 金融时报
编者按

  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下滑趋势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得以扭转。这一方面能够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粮食安全,稳住农业基本盘,另一方面也是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

  2015年以来,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逐年下滑态势。2019年,第一产业投资增速出现连续8个月的负增长,全年增速只有0.6%,明显低于第二三产业。今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农村投资造成了较大冲击,一季度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降幅13.8%,其中占比最大的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6.9%。

  不过,从二季度开始,这一趋势得到扭转。

  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1%的情况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8%,分别比第二、第三产业投资高出12.1个和4.8个百分点,有效发挥了“三农”压舱石作用。

  农业农村投资逐步回升,显示出围绕农村基础设施领域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作为当前稳投资、扩内需的重要内容,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一方面能够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粮食安全,稳住农业基本盘,另一方面也是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

  瞄准三大短板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建设还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基础支撑还不牢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还不高;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补上这些短板,亟须加大农业农村投资建设力度。

  前不久,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围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领域突出短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将着重加快高标准农田、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现代农业园区、动植物保护、沿海现代渔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供水保障、乡镇污水处理、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农村公路、农村电网等11个方面的农业农村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具体来说,围绕促进稳产保供,重点是加大高标准农田、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现代种业、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目前,我国尚有低产田4亿亩,占到耕地面积的22%,因此,必须加强耕地、种子、装备、灾害防控等关键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设施条件,切实提升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和抗灾减灾能力。

  有资料显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仅为2.3:1,而发达国家普遍在4:1以上,分拣、仓储、烘干、保鲜、包装等设施明显不足,水果、蔬菜等产后损耗率高达20%。因此,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是加大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创新条件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推进农业向集约高效、绿色安全方向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农”领域另一大短板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体现在农村道路、供水和污水处理、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目前,82.6%的村生活污水未得到集中处理,30%以上的农户没有普及卫生厕所。下一步目标是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重点是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供水保障、乡镇污水治理、村庄道路建设、农村电网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推动缩小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条件方面的差距。同时围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等方面投入力度,推动农业农村向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给农业农村赋能,提升现代化生产水平,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

  地方债成为重要政策工具

  扩大投资首先面临的是资金渠道来源问题。今年1-7月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806亿元,同比增长7.7%,连续2个月正增长。在民间资本投资不旺的情况下,政府加大投入发挥了关键作用。据了解,上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已发行的2.23万亿元中,27个省份用于农业农村的专项债为865亿元。

  地方政府债券是中央部署支持地方“补短板”的重要政策工具,近年来发行规模不断扩大。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今年将发行3.7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并明确支持现代农业设施、饮水安全工程和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据了解,一些省通过发行地方债,努力增加用于农业农村规模,形成了高标准农田专项债、村庄整治专项债等一批成功发行的典型模式。但总体上看,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农业农村规模占比还较低,不到4%。这也意味着,未来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增加用于农业农村的投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强。同时,各地还可以通过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以及将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有一定收益保障的农林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在保障财政支农投入上,尽管今年受疫情影响,财政收入下滑、收支平衡趋紧,但中央财政仍实现了对农林水支出的稳定增长,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只增不减,并继续向“三农”补短板重大工程项目倾斜,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

  共同发力 多元投入

  扩大农业农村投资需要多措并举、共同发力,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在金融支农政策上,着力点是解决农业农村投资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千方百计疏通渠道,把金融“活水”引入农业农村投资,让投资主体贷得到款、有钱去投资。来自央行最新数据表明,通过“增量、扩面、降本”多点发力,前7个月人民币新增贷款13.1万亿元,同比多增2.4万亿元。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中,首贷户160多万户,占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的16%,较上年末提高10个百分点。此外,上半年新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是5.94%,比2019年全年水平下降了0.76个百分点。根据前不久7部委联合做出的部署,下一步还将出台普惠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举措,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全面推行温室大棚、养殖圈舍、大型农机、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要求金融机构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合作,特别是切实发挥好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通过提供新型经营主体推荐名单、推荐项目等方式,增加信贷投放。同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贷、首贷业务也将得到大力发展。

  数据显示,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占80%左右,是农业农村投资的主力军。但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民间资本投资信心明显下滑,对于促进农业农村投资稳定和可持续带来不利影响。扭转这一趋势,关键要在优化投资环境、增强投资者信心上下工夫,出台落实支持鼓励投资的政策,帮助解决融资、用地等制约。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增强社会资本投资信心,应推动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的政策举措有效落实落地,包括各地区应制定出台相关指导意见,细化落实用地、环评等政策措施。同时,还应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以及加快实施一批PPP项目,支持发行公司信用债券,加大农业企业在公开市场股票发行支持力度等。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