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岸绿风光美 和谐繁华产业兴
  • 时间 : 2021-01-26 17:06:04
  • 来源 : 中国财经报
“霞明深浅浪,风卷去来云。”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在《晚渡滹沱赠魏大》一诗中写下了他所见到的滹沱河。水波荡漾、舟楫穿行、景色秀美,是历史上滹沱河令人神往的容颜。作为河北平原的重要缔造者和河北省会石家庄的“母亲河”,滹沱河一直是河流两岸民众的依恋和骄傲。

然而,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滹沱河逐渐断流以至河道干涸,河流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水是城市的灵魂,对缺水的石家庄来说尤其如此,人们对水的热切期盼更为强烈。记者前不久随财政部PPP中心调研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中华大街至藁城城区东)PPP项目,近距离感受到了当地百姓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对滹沱河未来愿景的殷殷期盼。

据介绍,该项目在华北地区首家采取PPP模式成功修复水域生态,为干旱缺水地区生态环境修复类项目提供了可行经验。

早在1985年,当时在正定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一定要恢复滹沱河两岸生态”。

“当年我经常穿梭于滹沱河两岸,每次上河滩地都要扛着自行车走。当时我就想,将来一定把滹沱河好好规划、改造一下,让它柳成荫、树成林。”2008年到正定视察的总书记回忆道。

如今,滹沱河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已初步显现。

滹沱河重现生机

“历史上,我们这一区域水丰土肥、农业耕种条件优越,滹沱河两岸更是石家庄历史文化的发祥地。”石家庄市财政局副局长周巧娥对记者说。同时,作为河北省一条骨干行洪河道,滹沱河承担着重要的防洪减灾任务。

但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经济发展,上游沿线用水需求增加,来水减少,滹沱河河道渐渐干枯,土地沙化严重,加上非法采砂、倾倒建筑及生活垃圾等,滹沱河失去昔日的容颜,河道变成了一条满目狼藉的垃圾带。“一条大河波浪宽”逐渐成了老辈人口中的传说。“因此,滹沱河水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石家庄市水利局三级调研员李宝良向记者介绍着滹沱河的历史变化。

2007年11月,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全面打响,修路筑堤、疏浚河道、植树造景、建设湿地、恢复生态,滹沱河由此发生巨变。2012年7月,滹沱河市区段(南水北调中线至太行大街)16公里全线蓄水。2018年,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中华大街至藁城城区东)PPP项目开工,为滹沱河的生态治理解决了资金、技术、建设与运营的难题。

采访时,由于已近严冬,在长达19公里的滹沱河正定县城区段(中华大街至东三环),偶尔只有骑行爱好者经过,游人稀少。“你看,那一片就是滹沱花海所在地,春夏秋三季游人可多了,节假日每天能有两万多人。”在滹沱河景观大道太行大街至朱河段,李宝良指着远处的一处景点告诉记者。

“2019年夏天,白鹭、白天鹅等珍稀鸟类就开始在滹沱河筑巢繁衍了。”李宝良说,冬天的滹沱河两岸风景肃然,但美丽的滹沱花海已在地下孕育着生机,来年的花海一定会更艳更美。

创新实践跨越发展

工程实施,资金是保障。干涸多年的滹沱河重现碧波荡漾,再次焕发生机,离不开PPP模式的保驾护航以及发展思路上的创新。

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PPP项目,合作期限15年,回报机制为可行性缺口补助。项目于2018年4月纳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总投资79.76亿元,以2.48亿元政府资本金撬动了77.28亿元社会资本,有效解决了建设资金不足的瓶颈问题。

这一项目通过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不仅打破了资金瓶颈,还促进了资金循环,打造起“富”的引擎。

“这个项目的一大特点是采用设计优化—建设—融资—运营—移交的PPP运作模式。”周巧娥告诉记者,为提升滹沱河流域生态修复效果,同时也为解决资金和建设运营难题,石家庄市水利局以公开招标方式优选社会资本方。最终,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第一标段,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第二标段项目。

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PPP项目治理范围从石家庄市中华大街至藁城城区东,河道长度42公里,主要建设水生态修复工程、水环境治理工程、生态绿化工程、河槽防洪治理工程等。

周巧娥说,在PPP模式下,项目融资由社会资本完成,从而缓解了财政资金压力。

在该PPP项目一标段总投资52.82亿元中,注册资本金需要10.56亿元,中国PPP基金参与投资3.17亿元。中国PPP基金的介入为项目资本金及融资的落实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方面,中国PPP基金是由财政部发起设立的政策引导性基金,规模大、资金充足,能保证项目资本金出资及时到位;另一方面,中国PPP基金的介入也为项目贷款提供了有力的增信作用,使得项目贷款能及时落地,保证了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

该项目在绩效考评上充分践行了物有所值理念。石家庄市水利、财政、园林等部门将联合组成绩效考核小组,对PPP项目公司运行维护的体制机制、工程指标、产出效果、水质指标等进行定期绩效考核和不定期随机考核,考核结果与政府付费挂钩,激励社会资本不断提升运营维护水平,确保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水面碧波荡漾,两岸林木葱茏,花海姹紫嫣红,如今的滹沱河正重现其往日的美丽容颜。石家庄进一步借此打开“水思路”,做大“水文章”,使滹沱河不仅成为一条生态河,也成为一条产业河。

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PPP项目已初具规模。通过防洪工程实施,河道行洪能力显著提升,为保障两岸安全及未来城市发展提供了保障;沿线两岸出现了宽约500米的生态景观绿化带,形成1600万平方米水面,沿岸地下水位比修复前提升2.75米,吸引了白鹭、白天鹅等大量野生鸟类前来筑巢繁衍。项目形成规模后,其生态修复能力将大大提升,切实为改善两岸生态环境发挥作用。

滹沱河的“清水绿岸”拉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果林花海、水天一色”的滹沱胜景吸引了四方来客。据介绍,万亩“滹沱花海”景点日接待游客最高达11.3万人次。2020年国庆期间,该景点共接待游客69.65万人次。喷泉水秀、滹沱花海、河湖广场已成为知名“打卡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毗邻滹沱河的正定县塔元庄村吃起了旅游饭。河北岸景观大道两侧栽植着玉兰、白蜡等,草坪面积达12万平方米。依托优美环境,塔元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村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去年9月,集农业生产、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塔元庄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开门迎客,石家庄市民开车用不了一个小时就能到这里体验稼穑之乐。

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PPP项目还与其他项目一起,共同提升了该地区的品牌价值。据介绍,石家庄市国际展览中心是北方已建成规模最大、国内智能化程度最高、绿色等级最高的会展场馆,是全球跨度最大的悬索结构会展中心,也是石家庄市首个落地并投入使用的PPP项目、财政部PPP示范项目。展览中心坐落于滹沱河北岸,与滹沱河生态区相映成辉,已于2018年9月正式进入运营期。借助于滹沱河不断提升的生态环境价值,展览中心积极拓展运营形式,开展各种有声有色的活动,带动石家庄的房产建筑、旅游交通、会展广告、旅游餐饮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规划暨沿线地区综合提升规划》编制项目负责人、石家庄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正高级工程师郭凤霞介绍,按照打造石家庄绿色发展带、京津冀城市沿河发展示范区的目标,规划以滹沱河为区域发展的总体核心,将两岸的优势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产业资源、创新要素串珠成链,统筹周边城乡空间建设,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构筑两岸经济带、创新带和景观带。

“河北省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类PPP模式推广工作,积极指导市县做好项目谋划储备,推动PPP项目规范运作实施。”河北省财政厅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处有关人士介绍,截至2020年12月底,河北省纳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项目440个,总投资6868亿元。签约落地项目324个,投资额5242亿元,落地率73.64%。其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类中综合治理项目32个、投资额519亿元,签约落地项目28个、投资额470亿元,形成了一批优质资产,在推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滹沱河水域资源,重点发展高效农业、滨水新天地、欢乐谷等项目,着力打造集休闲度假、观光采摘、体育健身、农事体验等于一体的滹沱河南岸休闲观光带。”周巧娥告诉记者。

水清岸绿风光美,和谐繁华产业兴;特色彰显韵味浓,通畅亲水百姓乐。在古老的滹沱河两岸,总书记的愿望正渐渐化为美好的现实。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