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805亿元,同比增长18.7%;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733亿元,同比增长10.5%。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1—2月财政收支总体运行平稳、符合预期。就收入数据预测,今年的预算指标完成比较乐观。财政支出向民生以及创新等重点领域倾斜,体现了关键领域支出保障有力。
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8.7%,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7%。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458亿元,同比增长18.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21347亿元,同比增长18.7%。全国税收收入37064亿元,同比增长18.9%;非税收入4741亿元,同比增长16.8%。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对记者表示,1—2月的财政收入增长幅度较大,一方面,受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经济下降幅度较大,造成去年税收基数较低,因此今年1—2月的同比增幅较大。另一方面,税收是经济的直接反映,只有经济基础好了,税基才会增大,税额才会增加。因此,快速的收入增长也反映出我国“十四五”开局良好,整体市场活力增强,企业交易行为活跃,经济活力增强,从而带动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多个税种数额增幅较大。
白景明分析,1—2月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主体税种普遍呈高速增长,如增值税增长19.9%,主要是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增长,以及工业品出厂价格回升等带动;企业所得税增长13.2%,主要是企业利润稳步增长;进口环节税收增长26.4%,主要受一般贸易进口增长等带动;出口退税同比多退322亿元,增长16.5%,主要受一般贸易出口增长带动。二是一些税种收入超高速增长带动了整体增长率。如车购税增长52.9%,契税增长79.6%,印花税增长65.5%,特别是证券交易税增长90.5%,从而带动整体税收增幅加大。
“这背后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经济总体处于恢复性增长,前两个月出口增长很快,工业增加值增速很高,带动财政收入呈高速恢复性增长。二是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效,形势平稳,使全社会预期看好,经济活跃度不断提升。三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近几月,有些大宗商品价格上涨30%以上。我国财政收入对大宗商品依赖度比较高,由此带动财政收入上涨。”白景明说。
白景明表示,目前财政收入总体上仍呈恢复性增长,应理性看待。他具体分析指出,目前经济增长基础还不牢固,今年制度性减费降税将压缩税基。
1—2月累计,全国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6.8%,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1.3%,比重比去年全年降低4.3个百分点,也比去年1—2月降低0.2个百分点。
对此,专家表示,各地加强和规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管理,全国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25.6%,拉高全国非税收入增幅8.2个百分点。另外,受增值税等低基数恢复性增长带动,随之附征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收入,在去年同期下降14.7%的基础上,今年恢复性增长24%,拉高全国非税收入增幅4.3个百分点。
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733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教育支出5749亿元,同比增长16.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784亿元,同比增长10.5%;在去年同期增长22.7%的情况下,卫生健康支出继续增长13.2%,达3074亿元。
李旭红表示,财政支出整体增幅为10.5%,保持一定强度。一方面,体现出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与收入增幅也保持着合理的比例关系,有助于预算平衡;另一面,教育、卫生、医疗、社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增幅较大,反映出财政对民生的关注及向基层的倾斜,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财政发展观。白景明也表示,1—2月的支出数据可以看出优先保障民生的突出特点,科技支出同比增长27.6%,表明今年政府将以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
分中央和地方看,1—2月累计,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3832亿元,同比下降10.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901亿元,同比增长13.6%。对此,白景明分析,扣除去年同期铁路运输支出不可比因素后,中央本级支出同比下降5.5%,体现了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地方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3.6%,主要是由于去年年初受疫情影响,部分项目支出进度放缓,造成支出基数较低。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央财政始终将基层“三保”作为预算安排的重中之重。2021年,在实际新增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压本级、调结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剔除特殊转移支付后实际增长7.8%。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及边境地区转移支付增幅均在10%以上。财政部还通过多种形式部署“三保”工作,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强调“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地方各级财政也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进增收节支,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大对疫情较重市县、财政困难市县的转移支付和资金调度支持,集中财力优先保障疫情防控和“三保”等重点支出。
另据了解,1—2月,全国累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4181亿元,全部为再融资债券。3月初,财政部已按程序提前下达各地部分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7700亿元,并要求地方尽快将专项债券额度对应到具体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