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PPP项目如何设置回报机制
  • 时间 : 2021-09-28 16:46:28
  • 来源 : 中国财经报

【问】:养老PPP项目应该怎样设置回报机制?

 

【答】:王锦(华录健康养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目前,养老PPP项目相对比较少,这虽然和养老行业普遍项目投资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等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养老行业因重运营、回报机制比较复杂,使得PPP模式在养老行业中应用难度较大。

 

以养老服务类型划分,集中养老服务的项目往往采用重资产投资的模式,从拿地、工程建设直到运营;而居家、社区类养老服务项目,一般采用轻资产运营的模式,利用现有的物业进行投资改造,然后运营。养老PPP项目的投资成本,如果是重投资项目,将包括土地获取、设计、工程土建、装修、家具布草辅具和其他管理、税费、杂费等成本;如果是改造类项目,将包括设计、装修改造、家具布草辅具和其他管理、税费、杂费等成本。

 

养老行业本身带有一定公益性质,仅靠养老运营服务,其利润率不高,回报周期较长。因此,对于重资产投资而形成的养老项目,仅靠养老运营服务,一般难以在运营期内覆盖重资产投资本金和利息,使用者付费只能占较小的比例,必须由政府通过可行性差额补贴弥补其中的差额;轻资产投资的养老项目,则可能通过高效运营,在运营期内通过使用者付费,覆盖前期投入本金和利息。因此,养老行业PPP项目的投资回报机制,必须针对不同的投资模式和运营模式进行设计,不能一概而论。

 

因为养老运营服务要面向市场展开经营,其运营能力也体现在市场营销能力、客户服务质量和水平等方面,入住率是影响养老运营盈利能力的重要业务指标。养老运营服务最终的利润水平,是其运营能力的综合体现,可以说,市场会对养老行业进行最严格的绩效考核。因此,养老行业PPP项目的回报机制和考核机制,应与其他公共服务类项目的机制设计有所不同。具体而言,因该行业受市场状况和运营能力的影响较大,对于PPP投资方而言,从稳定获得投资回报、控制项目投资风险的角度看,最好采用从社会资本运营方收取一定的租金、管理费作为使用者付费的方式,获取合理回报。在项目运营早期,可以不收取或者收取少量租金、管理费,支持养老运营项目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入住率达到一定水平、进入稳定运营状态的时候,再收取全额租金、管理费。租金、管理费的收取,可与社会资本方协商,以不超出其运营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否则有可能造成社会资本方难以运营。对于由于运营管理水平不同而形成的可能的亏损或者超额利润,则由负责运营的社会资本方承担,这样可自然形成对其不断提升运营能力的激励。不建议采用运营分成的方式,因为一方面可能造成投资方投资风险加大,另一方面因运营管理的内外部信息难以对称,这种模式可能造成PPP各方角色分工混淆,管理成本加大,影响合作质量。

 

综上所述,养老行业的PPP考核,应以项目按期开业、项目运营质量和客户满意度、项目风险控制水平等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另外,按照规范的PPP定义,完全商业运营的养老服务,不应纳入PPP范围。养老PPP项目应当带有一定公益性,比如承担部分集中供养老人的服务,或者有部分限价或普惠的服务,然后再结合商业服务,这样的模式比较适合采用PPP模式,也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精神。2019年9月,民政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2年,力争所有街道至少建有一个具备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有条件的乡镇也要积极建设具备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达到90%以上。”据此计算,全国大概可建设8000多个街道照料中心。这种中心很适合采用PPP模式,可由社会资本方和政府合作,批量投资改造和运营,形成城市社区养老连锁运营模式。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