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出台 《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三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简化程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具有关键性作用,民间投资是促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当前,我省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充分发挥民间投资的动力作用,对于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省民间投资发展势头良好,全省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曾提高到72%,高于全国7.8个百分点。但是去年以来,民间投资增幅回落、占比下降,企业投资意愿和能力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结合我省实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政策引导,突出优化环境,突出可操作性,结合我省实际,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创新。”省发改委固投处相关人士表示。在优化投资环境方面,《实施意见》全面梳理公布“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编制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制定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标准规范,全面推行“网上受理、网端推送、快递送达”办理模式。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力争到2018年6月底前,实现15个工作日内获得不动产权证;对符合条件的建筑工程,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颁发施工许可证。
强化引导,拓宽民间投资领域
《实施意见》提出,支持民间投资创新发展。鼓励民营企业进入轨道交通装备、“互联网+”、大数据和工业机器人等产业链长、带动效应显著的行业领域,在创建 “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示范区时积极吸引民营企业参与。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当前,受市场需求不足、企业成本上升、信贷资金‘避实向虚’、投资渠道不畅等因素影响,我省民间投资增速大幅下滑,增长后劲不足问题凸显。”省经济研究院投资所所长夏兴萍认为,要着力提升投资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围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趋势和方向,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以“三重一创”建设为抓手,积极引导资金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和大健康、绿色低碳、信息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加大大型自动化成套生产设备、推进“机器换人”投资力度,提升先进制造业投资水平。挖掘现代服务业投资潜力,积极谋划和培育3D打印、虚拟现实、智能出行、远程教育及医疗、分享经济等新兴服务业项目。
省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实施意见》的又一个创新点。 《实施意见》提出,落实国家和省PPP支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开放力度,禁止排斥、限制或歧视民间资本的行为,为民营企业创造平等竞争机会。各级政府推进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优先采用PPP模式建设运营,优先支持民间资本股权占比高的社会资本方参与。
降低成本,增强民间投资动力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经济下行压力越大,越要做好为企业减负的文章。降低企业成本是增强企业竞争力、扩大优质增量供给的重要举措。我省在2016年出台“降成本20条”的基础上,去年进一步聚焦企业成本“痛点”,从降低制度性交易、企业社保、物流成本等方面推出“降成本10条”。
在降低项目建设和运行成本方面,《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支持企业采用银行保函、担保机构保函、保证保险等作为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的缴纳方式,对于建设单位拒绝以以上形式缴纳保证金的,采取联合惩戒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资金压力。鼓励省级以上开发园区、产业集聚区实行行政事业“零收费”。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由审批职能部门组织的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所涉及的评估、论证、审查费用,一律由相应部门或所在地政府承担,不得收取项目单位的任何费用。
“降低成本,意在增强民间投资动力。努力破解融资难题,降低项目建设和运行成本。实施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着力解决对企业抽贷、压贷、断贷等融资难题。”省发改委相关人士说。
《实施意见》还明确提出要守信履约,切实规范政务服务行为。提出要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开展政务失信专项治理。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研究制定政商交往“负面清单”和“正面清单”,着力破解“亲而不清”“清而不亲”等问题。 “在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方面,省政府将促进民间投资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并作为督查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专项督查,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依托第三方机构,每年组织开展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实情况评估,定期发布全省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报告。 ”省发改委固投处相关人士表示。(记者 郑莉)